Fork me on GitHub

把时间当作朋友 | 读书笔记

把时间当作朋友

困境

“没时间了”是时间恐慌患者脑子里唯一反复闪现的一句话。他们总是在最后时刻来临的时候,才恍然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准备好,于是不遗余力的寻找捷径。巨大的压力,极度的恐慌,使患者身上综合了一切矛盾:他们既勤奋又懒惰,既聪明又愚蠢,既勇敢又懦弱。

所谓的时间管理其实是虚假的概念,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不会服从任何人的管理,他只会自顾自的流逝。

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无法管理时间,我们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

醒悟

作为一个人,在这一生中可能遇到的最震撼的经历莫过于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我们竟然可以用自己的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

你的大脑并不是你,你的大脑是“你的”大脑。

何为心智?简单的说,一个人的心智就是其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和经验的总和(包括基于这些知识和经验造就的思考方法和思考模式)

现实

速成绝无可能

一方面是自己无限的欲望,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的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交换才是硬道理

积累多的人之所以稳健,是因为对他来说,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东西来满足,即便我有的暂时不够,他也能借助已经拥有的组够的努力和勤奋,只需假以时日,定能如愿以偿。一旦得偿所愿,不仅我有的更多,我要的也更容易获得,如此形成良性循环。

生活的本质就是这样,你想要什么,它偏偏不给你什么。摆脱这个死循环的方法只有一个——给我什么我就用好什么,积累到一定程度再去换能换的东西。要不断想办法运用心智的力量去识别那些死循环和恶性循环,然后在好像不可能的情况下跳出去。

要想跳出去也简单,拿出一张纸,将其划分为左右两半,然后做一个列表,左边是我有的,右边是我要的,逐一罗列。完成后要尽量客观的判断:先划掉我要的当中那些无法用我有的换取的;再仔细判断在剩下的能用我有的换取的那些我要的之中,哪些是必须的、必要的、重要的、不可或缺的,这需要我们认真考虑用什么样的手段再积累一些我有的,从而有组够的资本换取哪些暂且换不到但是极其想要的。

只要努力,只要勤奋,机会总是存在的——我们必须要相信这一点,最好相信到毫不怀疑。

完美永不存在

完美的心态,就是——接受不完美。

未知永远存在

我们害怕未知,害怕不确定的东西。我们希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只是我们永远做不到。

为了进步,我们必须忍受一定的未知

首先,我们要承认自己不可能全知全晓。有些时候,有些问题没有答案,就好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而有些时候,即便有了答案,其原因也不见得是我们能够搞懂的。(就像机器学习里,为什么卷积神经网络更容易提取特征?)

其次,我们要了解未知分为两种:一种是永远不能解决的,另一种是在可预见的未来里也许能够解决的。

我们必须接受这个现实——未知永远存在。而后,我们只能不断的尝试着去适应“在未知中不断前行”。

如果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就无法忍受未知的存在,也会平添无数的焦虑。焦虑是导致时间浪费、效率低下的根源之一

当有问题解决不了时,可以先把它记下来,然后继续前行。记住,一定要把他们记下来。随着你的前行,你一直在积累,未来的某个时刻,当你再次回顾当初记录下来的问题时,你会欣然发现,你已经有了清楚地解决方案。

现状无法马上摆脱

尽管天分确实很重要,但一个人的能力主要靠积累获得。从一个人开始从事一个职业开始,只要足够认真、努力,他的能力就会不停的积累。

心怀梦想的时间越长,它的沉没成本就越高,很多人都在无意间被自己的梦想所绑架。

越是不满现状,摆脱现状的欲望就越强烈,而这种欲望会让一个人最终迷失方向。

对现状不满,急于摆脱现状,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落入的陷阱。接受现状才是最优策略——有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用什么;做什么都做好,用什么都用好

与时间做朋友

与时间做朋友的方法很简单: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坚持做很久很久!

管理

1.估算时间

错误估算任务所需时间,是最常见,也是最致命的错误。

侯世达法则:完成一个任务实际花费的时间总会超过计划花费的时间,就算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本法则,也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执行任务之前,分辨任务的属性——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

2.及时行动

接受任务以后,什么时候开始执行呢?比“越早开始越好”更切实的答案是“现在就开始”。

所谓做事拖延,不是拖延着做事,而是拖延着不开始做事。拖延的本质原因在于恐惧:无论是来自内部的还是外部的。

  • 内部的:只要开始做事,一个人就要面临做错,做不好的风险。
  • 外部的:过分在意外界的评价。

3.直面困难

生活中你会看到很多人明明很努力,但是就是做不出成绩。原因就是实际上他们并不是真的努力,他们只是做出了努力的样子,或者显得比较努力而已。

任何一个任务都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即相对简单的部分和相对困难的部分,大多数效率低下的人的根本原因就是:他们只做了简单的部分,而回避困难的部分。

如果不能控制这种逃避的倾向,再多再好的任务管理技巧都是无效的,因为任务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因为重要而困难,也因为困难而重要)永远无法完成。所谓效率,是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衡量的。这样看来,对逃避困难的人来讲,因为没有完整的完成任务,所以无论他们花了多长的时间,也都没有效率(相当于分子为零)。

4.关注步骤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考虑相关的三个方面:内容(what)、原因(why)、方法(how)。

做任何事情,学会思考方式最为重要。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通过关注方法去反复拆分任务,最终确认每个子任务都是可完成的,这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功课。

5.并行串行

并行两个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执行者组够了解这两个任务,且对自己有组够清楚地认识,即,对执行者来说,这两个任务是主动并行的。

当一个任务比较庞大,需要划分为多个步骤或者多个子任务的时候,对这些子任务之间的关系需要仔细甄别。甄别后,可能会因此产生若干个行动方案,而针对这些方案可能还需要反复衡量才能找到最佳方案。

高效率的原因就是:有些子任务被并行处理了。前提是:大任务被划分成组够多又不太多的可独立执行的小任务。

把自己的时间拆分成“时间片”。(番茄工作法)

一旦养成精细拆分任务的习惯,效率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6.感知时间

记录每天的“事件——时间日志”。除了自己经历的事件之外,一概不记,而且尽量不记感想,不记感受,只记录事件本身。

要点:地点,日期,事件,耗时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二十分。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二十五分。休息:给伊戈尔写信——十分;《乌里扬诺夫斯克真理报》——十分;列夫托尔斯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一小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六小时二十分

好处:

  • 记录的更加详尽
  • 结果不好的时候更容易找到缘由
  • 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既然管理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真正了解自己、真正了解时间、精确感知时间,而后再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与时间合拍。也就是——与时间做朋友

7.记录开销

正如理财的第一步是弄清楚自己的钱都花在什么地方一样,感知时间的第一步就是搞清楚自己的时间都用来做了什么。

第一组练习

做这组练习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够了。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昨天做的事情。逐条记录下来,每条前面写上标号,后面标注出花费的时间。比如:

  • 1.上午去健身房。08:30 从家出发,10:15 离开。花费 105 分钟。
  • 2.回家休息,打几个电话,接几个电话,想收拾一下房间,但是决定下午再说,等于什么都没做。花费 105 分钟。
  • 3.中午与朋友吃饭。12:OO 到餐馆,13:45 离开。
  • 4.下午写了一篇文章。15:OO 左右开始写,到18:OO 左右写完。差不多花费 180 分钟。
  • 5.……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前天做的事。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大前天做的事。同样逐条记录下来。

第二组练习

做这组练习也只需要一个下午的时间就够了。

一、认真回忆并记录上周做的事情。

二、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月做的事情。

三、认真回忆并记录上个季度做的事情。

四、认真回忆并记录过去的一年里做的事情。

第三组练习

一、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晚上回忆并记录当天做的事情。

二、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每天随时记录你刚刚做完的事情花费了多少时间。

如果做完上述练习以后,如果你觉得筋疲力尽或者看着这些记录就会心惊肉跳,那么相信我,你并不孤独。

8.制订预算

每天记录时间开销,每天制作时间预算。

每天到公司以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今天要做的任务列出来,然后开始估算每项任务完成究竟要花费多少时间。如果任务太多,无法全部完成,那么就给每项任务标上权重,用“1、2、3”来标注,代表:重要,一般,不重要。

给任务标注权重的时候,必须要分辨“真的重要”和“显得重要”,以及“真的不重要”和“显得不重要”。

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其实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确实对目标达成有益

每个人都喜欢做有趣的事情,做的时候往往并不关心这件事到底有没有用。但是,有趣的事情不见得有用!

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

9.计划

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计划成功的前提:目标现实可行。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

有人说“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这话听上去挺现实,却没说到点子上。计划总是被变化打乱的深层次的原因在于: 计划过于长远。事实上,无论变化多快,计划总应该是有的,只是在制定计划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变化,应该以自身的情况分析自己究竟适合制定多久的计划。

以我为例。我曾尝试制定年度计划,却无能力完成。于是,在再次平静接受自己天分平平这一事实的同时,我一口气把计划期限缩短到一个星期。通过实践发现: 如果一个计划的期限只有一个星期,我是很容易坚持下来,并且往往可以出色完成的。这个发现令我非常开心,因为我发现自己还是可以做一些事情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竟然可以慢慢把计划期限延长,两个星期、一个月,后来甚至可以制定一个季度的计划!

直到近30岁的时候,我才小心翼翼地把自己制定计划的期限延长到一年。直到今天,我也依然以一年作为计划制定的最长期限。依靠这些计划,2000年,我用了半年时间准备各种考试,而后跑到新东方应聘。几经周折终于开始在新东方讲课后,我用了一年时间把自己变成国外部学生评价最好的老师。再三年之后,我用了一年时间准备离开新东方一计划创业。后来,我竟然发现一年时间根本不够,于是又用了一年的时间认真寻找方向……

在目标现实可行、方向确定的情况下,辅以计划,才能成功。一般来讲,期限越短、内容越清晰,目标就越容易实现。长期目标、人生理想固然要有,但理想这东西往往太遥远,以至我们总是看不清楚。不过,看不清楚也没关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实际要做的事情只是一步一步地走,把每一步都走好,走得足够踏实。至于“千里”之外的终点,既然连看都看不清,就不用花时间去想了,因为想了也没用。

如果你对你的将来充满迷惑,相信我,你并不孤独。然而,充满迷惑并不意味着你要不知所措。雾里看花,谁都看不清楚,但我相信,只要不停地往前走,早晚可以走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地方,在那里,无论雾有多大,我们总是可以看到那些“花”,因为距离已经足够近了。

计划固然重要,行动更为重要!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如果想要改变自己,或者对自己目前的处境不满意,那就一切从简一找一个你觉得应该会带来改变的任务,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过程。失败并不可怕,因为人总是要失败许多次才会有结果,况且全天下又不是只有你会失败,怕什么? 达成目标的关键在于每次受到挫折之后能否汲取教训。只要能汲取教训,然后自我调整,那就是进步。我们一生所做的事,大多都是试错(Trial and Error) 的过程,对于人生,没有人能像解释数学或物理学原理那样给出普适的公式。永远记住,马上行动是最重要的一尽管这句话已经被无数人说过无数次。

10.列表

列表(List) 从来都是最有效的组织工具之一。据说用来组织或者管理的列表可以分为很多种,如任务列表(Task List)、待处理列表(To-do List)、核对列表(Checklist) 等。尽管我个人觉得那么仔细地分辨这些概念没有多大意义,但我确实认为列表本身非常有用,制作列表、运用列表确实是一种需要练习的重要能力。制作一个列表,往往会使自己做事井井有条,并保证自己不会白白浪费时间。

最方便的列表工具是纸和笔。

列表没必要工整。

列表一定要随手可及。

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

制作专门的下一阶段任务列表。

给每个任务制定一个核对列表。

11.流程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面临的任务大都是重复性的。要想加快执行重复性任务的速度,只需在遇到重复性任务时先将其做完一次,然后马上总结、整理,搞清流程,再靠进一步的实践把它变成“闭着眼睛也能做好”的事。这是提高效率、减少失误的根本手段。

为常见任务制定流程是一个必须养成的习惯。一个人在梳理流程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地思考个中细节。有些人做事仔细,其实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很早就养成了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而另一些人,总感觉自己够聪明,却在实际工作中频繁出错,也只不过是因为他们尚未养成这个简单的习惯而已。这个简单的习惯,日久天长,会让人与人之间产生巨大差异。观察一下身边的人群,你会很容易地找到无数例证。

12.预演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尝试把将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有时候,任务过于复杂,大脑短期记忆容量不够,可以借助纸笔,用写写画画的方式辅助自己预演每一个步骤。

需要执行的任务越重要,这种预演就越关键,只有经过大量的预演或者练习,我们才能够在实际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出色的表现。

万事皆可准备,万事皆需提前准备。

13.验收

很多人做事半途而废、不了了之的根本原因在于从未想过要给自己执行任务时的表现设计一个验收机制。最基本的验收机制是针对最终结果的,部分有经验的人因为在做事之前总是更关注步骤,并会按照需求将任务拆分成若干个子任务,所以,他们甚至会为每一个步骤设计相应的验收机制。

在我看来,所谓的验收机制,其实也就是及时反馈系统。

为了能将验收机制落到实处,我们应该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拿出纸和笔写下每一个预定的验收标准。在任务(或子任务) 完成时,拿出之前写下的标准对照一下,我们就会发现,这种简单的做法有着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它会让我们注意更多的细节、进行更多的思考,并不由自主地更为专注。

从更高的层面上说,设计验收机制也是任何一个领导者必须拥有的基本能力。哪怕你领导的只是一个很小的团队,你也都必然要向团队成员指派各种各样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没有设计验收机制,最终的结果肯定会让你非常失望,因为缺少验收机制会使团队成员对自己的工作质量毫不介意,长此以往,团队的执行力将等于零,作为团队领导者的你也必须承担失败的责任。

学习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 因为有能力做更多的事情了,他也就不再存在于原本的世界里; 因为所习得的技能,他让自己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比如,一个人若最终可以熟练使用一门外语,那他原本生存的世界就多了一扇门,跨过那个门槛,就是另一个世界——他比那些只能讲母语的人多拥有一个世界。选择痴迷于学习的人,正是基于这样的体会: 每掌握了一项新的技能(是否足够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 ,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如此看来,其实每个人原本可以拥有的都并非只有一辈子,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放弃了而已。以我来说,很多年前当我学会BASIC程序语言时,并不知道它会给我这一生带来无穷的好处,甚至不知道自己已然脱胎换骨; 当我学会了当众演讲时,我的世界也跟着变了,我打开了一扇新的门; 当我真正学会了如何教书时,我发现自己已身处另一个世界…..顾往昔,我早已重生无数回。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 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变,却无法还原。我们再也不可能对它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置之不理,它瞬间就能根深蒂固,无法铲除。比如说,那些学过概率统计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是没办法掏钱买彩票的….因为买彩票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但与此同时,彩票是地球上最畅销的商品(没有之一) ,可见有多少人一生都未曾有机会了解那些重要的知识。

“学习”的重要起点是: 起码学会一种技能。无论这种技能多简单、多普通,学会之后总是可以让学习者了解习得带来的大不同。一旦拥有了一个起点,学习欲望就会像发了芽的种子,无论多大的石头都压不住一它会越来越茁壮,越来越坚强。其实,那些拒绝学习或者一不小心受了影响而把“学习”两个字妖魔化了的人真的非常可怜,他们每天都在挣扎着想要“管理时间”、“珍惜生命”、“提高效率”,却不知道他们因为当初不肯花十几分钟学习而导致其后少做了很多事情、错过了很多机会,并且连只有一次的人生都没有过好。

基本途径:体验、试错、观察、阅读。

主要手段:正确的思考,才是获取真正意义上的知识的主要手段

优秀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卓越的领导,能够把人们带到他们应该去但是没想过要去的地方。

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基础是阅读理解能力。

检索能力建立在相当熟练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

写作能力在自学能力中占据重要位置。

实践能力是自学能力最终转化为真正价值的根本。

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了解学习的进程:

学习的时候,进展和实践的关系曲线通常是阶梯式的:学习过程中很长时间一点进展都没有,但从某一刻开始突飞猛进,而后又是长长的一段所谓的“平台期”。

思考

思考,更准确地说,独立思考,只不过是从别人那里知道一个结论的时候,自己动脑重新推演一遍,看看得出结论的过程有没有漏洞,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衡量一下结论到底有多少道理的过程。这个过程没那么复杂,也没什么玄妙,不过是一个正常的有脑子的人应该做的事情而已。

而另外一些人(肯定是少数),在接到任何任务之后,都勤于琢磨,思考该任务的目标、实质、意义,再据此思考完成该任务的方法。于是,他们会为了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去做很多领导原本未曾交代的事情,最终,他们不仅能完成任务,还常常有很多意外收获….

学习任何知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搞清楚它所有的基础概念。任何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都是由这些概念一点一点搭建起来的。

双盲测试

自证预言:

这些年我见证过的惊人最甚、范围最广、影响最深的自证预言实现发生在学生群体中: 大多数中国学生之所以最终未能掌握英语,其实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

这就是为什么罗布特·清崎先生不断强调,不能说我不能,我做不到,而要对自己说,我怎样才能做到!一旦你说了你做不到,这就是一个自证预言,随着你不断的重复,这个想法越来越根深蒂固,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自证预言的实现,你真的做不到了。

必须回避的句式:

  • ……本来(就是)嘛,这种句式在生活中只有一个用处——找借口。
  • 要是……就好了,这个句式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的,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

交流

1.学会倾听

人们只能听到自己想听到的,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

必须想办法获得一种或者一些能够用于鉴定已知信息有效性的知识。

为了真正做到有效倾听,最需要克制的就是“过早质疑”。尽管我们都知道不应该不假思索地全盘接受对方所说的一切,人们总在提倡的“质疑精神”也是非常可贵的,但是,在倾听的过程中不善于控制自己、随性发出质疑,是最妨碍有效倾听的行为和心理。

大多数人会对自己的记忆力过分高估。这个幻觉来自每时每刻都有一些确实可以记得住的东西,而记不住的东西恰恰则因为没有被记住所以看上去“并不存在”。换言之,每时每刻都有“我记得住”的证据,而“我记不住”的证据基本上难觅其踪。这也就是为什么总有那么多人真诚地相信自己考试成绩差是因为“没发挥好”。

相信自己的记忆力比自己估计得差(甚至差很多) 是一个去除这一幻觉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只有相信这个事实,才能够在倾听的时候有意识地为了真正记住而反复(认真) 回顾。在一些重要场合(课堂、会议等) ,也会因此真诚地借助辅助工具(笔记、照片、录音等) 来帮助记忆。很多人从小就对老师“一定要记笔记”的建议置若罔闻,准确地讲,这种行为并非出自对老师的忽视或者鄙视,而是出自对自己记忆力“幻觉”的信任。

如果能够记住要点,并肯花时间和精力搜寻隐含的信息,听者便有能力做下一件更重要的事情: 预期。

所谓“预期”,其实只不过是猜想“讲者下一步可能会讲什么”,但这个运用“多余”脑力做出的动作却有诸多好处。首先,它将自动增强听者的注意力; 其次,它有助于正确把握和组织说者论述的内容; 最后,它能使听者“听到”更多原本“听不到”的信息。最后,我们还要养成一个重要的习惯:一旦决定倾听,就要主动帮助说者进入“倾诉”状态。

在自己状态不佳、心不在焉的时候,“马上停止谈话”是对双方都有利的事情。一旦听者决定倾听某人的话,就要想办法调动自己的所有感官去感受说者的一切表达方式,包括他的眼神、姿态、动作等,随时随刻尽可能地去想象说者正在经历的情绪状态。一旦听者开始有意识地做这些事,就会不由自主地真正进入“倾听”状态。而后,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听者的专注,说者也将不由自主地进入更深的“倾诉”状态。

为了能够得到清楚地确认,那些善于沟通的人往往在恰当的时候使用这样的句式:“那你看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2.说与不说

得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意思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能说的话、该说的话、说出来别人能听的话。

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

一定要想办法不时做出令人敬佩的事情,这样就会有人主动找你做朋友!

对于那些能够听得进去并肯认真思考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的人来说,“话说出来之后有没有人听”是一个极为有效的自我评估标准。有人听,就说明自己所处的状态; 话说了,别人却“听而不闻”,甚至有(对自己来说意外的) 异常反应,就说明自己积累得还不够。积累得不够就接着攒罢。我一直觉得“攒人品”的说法不仅是有趣的,还是相当精巧的。

可言而不言,失人;不可言而言,失言。

3.共生状态

4.正确复述

在沟通的过程中,当我们听对方(这里仅限于面对面沟通,不讨论书面沟通) 说完之后,应该自觉避免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肯定理解对了。我们不妨套用以下句式进行验证、反馈:

  • 你的意思是……,是吗?
  • 你的意识是……,我理解的对吗?

5.勤于反思

深刻了解经验的局限。

时时刻刻保持警惕。在运用已有经验的时候,怎么小心都不过分。很多人常常是“手里有一把锤子,看什么问题都像钉子”。

使用记录,是自己能够记住更多的经验。

通过观察和阅读汲取他人的经验。

经常试用类比来跨越未知与已知的障碍。

耐心等待以获得不能跨越时间的经验。

应用

1.兴趣

首先,这些人其实并不是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兴趣,而是没有能力把目前正在做的事情做好。几乎没有人会喜欢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每个人都会不自觉地尽量回避自己的短处: 跑调的人通常不大喜欢与朋友一块去唱歌。

其次,人们总说他们真正感兴趣的是其他事情。可事实上,出现这种感觉应该仅仅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开始做那件事,也还没有在那件事上遭受挫折而已。其实,很多人真的放弃原来做的事情,转去做新的“真正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往往会发现,这件事要想做好同样困难重重,挫折不断。没过多久,这些人又会因为做不好这件事情而对其失去兴趣。

往往并不是有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2.方法

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色就是最重要的策略。坚持,其实就是重复;而重复,说到底就是时间的投入,准确的说,是大量时间的投入。

相对于坚持,方法有多重要呢? 很多时候,哪怕说“方法不重要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其实也不是特别过分。更何况,所谓的“好方法”实际上是因人而异的。适合这个人的方法,放到那个人身上,很可能适得其反。换言之,适合所有人的方法很可能根本不存在。所以,有那么多的人将宝贵的时光虚掷在不停地寻找方法上,是一件非常可笑却又不得不令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

3.痛苦

人类的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功能——遗忘痛苦。

一个人遗忘痛苦的能力特别强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这个人会很轻易的原谅自己。

一个办法是,在面临尴尬的时候,一定要用文字、图画等形式把自己所遇到的尴尬记录下来当然,最好是记录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会提醒我们: 这是你曾经遇到过的尴尬。如果不做这样的记录,那么“遗忘”肯定会发生。记录之后还要养成习惯,定期拿出这些记录回顾一下。这个习惯往往会使我们非常有成就感,因为它会让我们知道,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已经进步了一因为以前记录过的很多错误我们都不再犯了一当然,不再犯那些错误的原因是我们在不停地提醒自己!

另一个办法是,面临尴尬的时候,尽量弱化痛苦,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客观地说,我们面临的所有尴尬,肯定有一部分原因是自己造成的,所以,没必要找借口,没必要抱怨别人,没必要认为这世界就对自己一个人不公平,要记得“你并不孤独”一肯定还有其他人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间遭遇过同样的尴尬和痛苦。但是,有多少人能平静地对待痛苦,而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不能被大脑的直接反应所左右呢? 这样一想,我们也就释然了。只要我们认为这个事件没那么值得痛苦,大脑就很难主动遗忘这个事件一更何况我们早就把这个事件和经验记录在案了! 想象一下吧,这两个简单的方法会在未来帮我们减少多少麻烦、节省多少时间!

为什么很多人背单词总是忘,因为他们把背单词当作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所以他们对每个单词的记忆都包含痛苦,而大脑为了保护自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把这些单词遗忘。

背单词的时候,或者更一般地说,在做任何一种必须记住大量信息的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由衷地把这件事情当作一件快乐的事情来做。我的一个朋友曾跟我分享过他的做法。在当他终于搞明白自己要拿到奖学金就得有GRE高分的时候,他被单词量要求吓了一跳。他说,他用了两天时间才想出办法说服了自己: 这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

他是这么算的一一共要搞定20000个单词,而因此可能获得的奖学金是每年40000美元左右,并且连续5年没有失业的可能; 当时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差不多是1比8,所以,这就大约相当于每年320000元人民币; 如果一年的税后收入是320000元人民币的话,就相当于税前赚了差不多400000元人民币; 这样一来,每个单词大约值20元人民币一这只不过算了一年的收入而已。

想出来这些,他终于让自己明白: 背单词是非常快乐的。他每天强迫自己背下200个单词,在晚上验收成果,每当在确定自己已经记住的单词前面画上一个勾的时候,他就想象自己又拿到了两张10元人民币的钞票。他每天睡觉的时候总感觉心满意足,因为今天又赚了4000元!

我的这位朋友显然是一个有能力运用心智的力量控制自己的人。尽管在许多人眼里,他的想法简直天真可笑,但这恰恰是他最终比别人获得更多成就的根本原因。他不仅是个有能力自律的人,还是个有能力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他用自己心智的力量给抽象的目标赋予了实际的意义,并从此拥有了比那些无法感知抽象事物的人更多的动力。坚持不懈是什么来着? 策略加上重复。他的策略使他比别人重复得更轻松、更愉快,所以,最终他属于那些成功的少数派。

4.比较

很多时候,比较是一个坑,大坑。在干脆点说,比较就是陷阱。

其实,比成功更重要的是成长。如果“成功”是与他人比较的话,那么“成长”则是与自己比较一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和今天的我之间的比较。后一种比较显然比前一种对个体来说意义更大,也能够带来更加踏实的幸福感。

5.运气

一定要想清楚并牢牢记住:相信运气其实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

当一个人没有做好准备的时候,对他来讲,不存在任何机会。机会时时刻刻都会出现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组够努力,做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当一个人准备好了的时候,随处都是机会,而且所有的机会都是切实的、可以把握的。

6.人脉

尽管绝大多数人不愿意承认,但他们的所谓“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可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会慢慢无疾而终。当然也有持续下去的情况,但与其说这是由于另外一方珍视友谊,还不如说这是另外一方在耐心等待下一次交换,以实现“公平”。

不是因为他们要好才各自变得优秀,而是因为他们都很优秀才会非常要好,进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查理芒格和巴菲特)

许多年前我就注意到了一个现象: 我会在别人求助于我,而我内心其实非常抵触的时候,因为怕别人说我是“不够意思的人”,硬着头皮去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我在一次深感受伤的时候有了一个闪念: 原来这种尴尬并非来自我没有“乐于助人”的品性,其原因是我的精力并不足够旺盛,无法在将自己的事情处理得并并有条的同时,拿出大把的时间和精力帮别人做事——事实上,我自己根本已经是个正在“过河”的“泥菩萨”了。想多了之后,我甚至开始怀疑雷锋的领导是否太白痴,因为他没有给自己的下属分配足够的工作一这是那天晚上于我来讲非常惊喜的一件事一我发现我正在独立思考。

承认自己能力有限,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前提。从我重新思考“雷锋的领导”那天开始,我就主动挣扎着去学习如何做事量力而行了。说起来好笑,我自己的智商实在是有限,有限到过去竟然没想过“量力而行”是如此高难度的行为模式: 第一,承认自己能力有限; 第二,不怕在别人面前露怯; 第三,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

从这个层面上讲,的确往往只有优秀的人,才会拥有有效的人脉。而且,正因为这些人随时随地都可能要回避“不公平交换”的企图,他们会更加注重自身的质量,知道“不给他人制造麻烦”、“独善其身”是美德,这也体现了常言说的“事多故人离”。而那些不优秀的人,往往并不知道这样貌似简单的道理,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他们的状况使他们只能扮演“索取者”的角色,进而把每一次“交换”都变成“不公平交换”,发展到最后,极有可能导致交换落空,因为谁都不喜欢“不公平交换”。他们每次落空的交换都会进一步给自己造成损失,使他们拥有的资源不是数量减少,就是质量下降,继而使他们沦为“索取者”的可能性更高一恶性循环。

从整体上看,人脉当然很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有些资源很难靠白手起家获得,比如金钱、地位、名誉。然而,有些资源却可以轻易从零开始积累,比如一个人的才华与学识。才华与学识,是一定可以通过努力获得的。一个人的心智能力一旦正常开启,他就会发现,自己在这个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里,只要正常地努力,并且有耐心和时间做朋友,很容易就能成为至少一个领域的专家。努力并不像传说中的那么辛苦,说出来只不过是——每天至少专心学习、工作6小时。可是,努力需要的耐心,却远比多数人想象中来得巨大,“要与时间相伴短则5年,长则20年”。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我又发现了另外一个多年前智商平平的我不是很容易能想明白或者轻易预见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的身边都是优秀的人,就往往会出现没有人求他帮忙的景况,因为优秀的人几乎无一例外都以耽误别人的时间为耻,同时,这些人恰恰因为能够独立解决遇到的问题才被其他认为是优秀者。

如果有一天,某个人经过长期的积累,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他必会惊喜于真正意义上的、有价值的、所谓“高效”的人脉居然会破门而入。他所遇到的人将来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层面和意想不到的方向,而他自己也不再是过去一无是处的“索取者”,他扮演的将是“乐于助人”的角色一很少有人讨厌善意的帮助,更何况这个人是被我们找来提供帮助的。

甚至,这些优秀的人会获得意外的帮助。一个优秀而有价值的人,自会引来很多其他的优秀而有价值的人主动为其提供帮助,而这时候的帮助往往是“无私”的。正如没有哪个医生会在救死扶伤之后仅仅因为酬劳太少而恼羞成怒一样,那些品质磨炼到一定地步、境界豁达到一定层次的人,往往真的可以做到”施恩不图报”,因为对他们来讲,能够有机会“验证自己的想法”就已经足够重要、可以令人身心愉悦了。同时,被帮助的一方也正因为并非寻常之辈,所以一定懂得“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道理,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又因为“沟通成本几近于零”,整体效果自然是“交流收益相对无穷放大”——良性循环。个中生活智慧在于: 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自己能够改变的事情,暂时忽略那些自己不能改变的事情。专心打造自己,让自
己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打造自己,就等于打造自己的人脉

真正的关心只有一种表现:为某人某事心甘情愿地花费时间,哪怕浪费时间。

  • 专心做可以提升自己的事情,学习并拥有更多、更好的技能,成为一个值得他人交往的人。
  • 学会独善其身,以不给他人制造麻烦为美德,用自己的独立赢得尊重。

7.自卑

8.灵感

随着信息输入量的增加,大脑会因为需要而主动生成新的灰质细胞。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语言的人的大脑拥有更多的灰质细胞。而由于颅腔的大小是有限的,于是,灰质细胞的增加最终会导致灰质的密度越来越高,这亦会令灰质细胞之间由神经元连接起来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所说的“融会贯通”现象也就有可能出现一那些原本貌似毫不相干的信息现在有机会被联系在一起了。所以,所谓知识渊博的人,就是那些大脑中存储的信息量超常地多的人。这些人总是可以“融会贯通”,看上去也就超常地充满“智慧”。

这样看来,很多人讨厌死记硬背的想法是肤浅的。埃斯库罗斯曾经说过“所谓智慧就是记忆力”,我相信,这应该来自他在当时无法全面解释却又朴素而自然的体验。有些知识领域就是相对更需要所谓的“死记硬背”,比如历史、地理、外语等。其实,“死记硬背”有另外一个令人印象截然相反的同义词一博闻强识。

我认为,以下这种情况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每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接收并在大脑的灰质细胞中储存大量的信息,尽管这些信息中很大的一部分以潜意识的形态存在,我们甚至无法用意识将其调出,但它们就好像鸡尾酒会中无序而又嘈杂的“噪音”一样,有时“对特定信息的注意力”会使我们“神奇地”捕捉到那些与“我们所关注的信息”相关的某些信息一这很可能就是人们常说的“灵感乍现”。

按照这样的理解,所有的成功,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先花上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锁定一个方向或者目标。确定它现实可行之后,运用心智的力量,在这个方向上投入更多的时间,比更多再多一点的时间。把时间当作朋友,一路前行。当时间陪伴你足够久的时候,它自会给你的耐心相应的回报。不知其所以然的人会说,那是“运气”,或者是走了“狗屎运”的人才会有的“天赐灵感”,而我们知道的是,如果那回报真的来了,它只有一个名字,叫做“必然。

9.鼓励

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

当我们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最终我们会发现,自己开始进入一种他人无法想象的状态,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的人。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很多人之所以做事裹足不前,浪费时间甚至生命,原因就在于他们是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可是,我们却能成为另外一种人一我们可以不需要被别人鼓励一-这是一种境界。

10.效率

相信我,通过一定的练习,你肯定能做到摆脱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完全控制它,或者至少做到部分摆脱你的大脑的控制,进而拥有一些控制它的能力。我们通过什么确信自己做到了或者至少部分做到了这种控制呢? 方法很简单。看看每天自己做的事情里,有多少是尽管无趣却非常重要的,有多少是非常有趣却不重要的。如果我们一整天都在做那些非常重要但可能并无乐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完全摆脱了大脑的控制,进而成为大脑的真正主人了。

很多人半途而废,往往是因为把目标设定的太高,同时又对达成那么高的目标要付出的代价缺乏清楚地认识。

11.节奏

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调整的慢一点。

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他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订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

12.物极必反

绝对不要盲目地试图减少睡眠时间。

尽量不要减少与家庭成员交流的时间。

我的建议是,应该随身携带一个用于记录的工具,以便记录每次与家庭成员或亲属通电话的日期和时间一一尤其是那些你并不经常联络的人。如果你出门在外,但天天跟你的父亲或者母亲通电话,自然大可不必记录。不过,要是有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很久没有主动跟母亲通过电话了,就起码应该把当前的日子记录下来,然后想办法处理。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你发现自己正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比如在火车上,你已经把带的小说读完却发现还有30分钟的路程——就应该把这个记录拿出来,看一看是不是应该给谁打个电话问候一下。

最好不要放弃你的社交时间

13.自我证明

不用花心思和时间去想办法让别人承认自己比他们强,这几乎是没办法做到的。

你比别人强一点根本没用,他们不会承认的,真正有用的是你比别人强很多很多。

复利的力量与神奇在于,尽管本利的增长在最初一段时间里相当缓慢,甚至让人感觉聊胜于无,可一旦经过长时间的积累(也必须经过长时间积累) ,就能产生令人惊诧的结果。

相信积累的力量,本质上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

千万不要和怕麻烦的人在一起,也不要跟怕麻烦的人交友,因为这种人会把他们惧怕的所有麻烦全都甩给朋友。

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耐心这是在任何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

-------------本文结束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作者:乔羽 / FightingJoey

发布时间:2017年06月15日 - 20:50

最后更新:2018年09月27日 - 10:07

原始链接:https://fightingjoey.github.io/2017/06/15/读书笔记/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书笔记/

许可协议: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 转载请保留原文链接及作者。

坚持原创技术分享,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